超大集團對接蘇北推進產業富民工作座談會召開
4月11日下午,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召開超大集團對接蘇北推進產業富民工作座談會,江蘇省農委副主任朱新華、郭浩主席參加會議。出席會議的還有江蘇省農委農經處、計劃處、財務處、產業化處以及江蘇省泗洪、泗陽、沭陽、響水、濱海等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農委主任、農辦主任等領導和超大集團管理層。
座談會上,郭浩主席指出,當前農業發展面臨三大核心問題——供求平衡、農民貧困和食品安全。解決這三大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要進行農業結構的深層次改革和調整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社會將發生歷史性的變革、取得歷史性的新成就。同時,隨著互聯網、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的交匯融合,農業也將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革。超大集團結合農村發展實際和農業產業特點,全面啟動并推廣“超大+貧困戶+農戶+合作社+農業企業+村集體”合伙經營模式,努力開創大數據指導下的定制農業生產新模式,從而探索建立農產品“成本+合理利潤”的定價模式,引導全社會尊重農產品的公允價值,努力推進我國農業供需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平衡。
超大新模式推廣以來,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積極回應。農業農村部調研組評價:超大合伙經營模式,將農民變成股東,持續帶領貧困戶、農戶成為小康致富路上的合伙人,形成堅持農民主體地位、全要素生產率極大提升的新型經營主體,是農業產業組織制度的創新與發展,是一項為億萬農民謀幸福的偉大工程。中國農業科學院、中國農業大學、南京農業大學、福建農業科學院、福建農林大學等單位和院校紛紛與超大達成深化合作共識,致力為超大新模式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建設。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、央聯食品保障分會分別與超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將積極組織央企、國企和部委機關率先和超大合作基地全面對接,實現定制生產,共同建立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。
“為全國發展探路是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”。作為全國首個創新型省份試點省,長期以來在多個歷史關鍵時期,江蘇的改革創新為全國積累了寶貴經驗。基于共同的歷史使命,雙方攜手合作,決定在江蘇省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率先發展定制農業,引導和整合政府、軍隊、學校、企業等機構食堂需求與合伙經營基地有效對接,實現定制生產,共同推進江蘇農業供需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平衡。
在聽取了超大新模式的詳細介紹后,泗洪、泗陽、沭陽、響水、濱海等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農業部門代表們紛紛踴躍發言,熱情展現各自農業資源。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江蘇省,擁有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,對現代農業發展十分有利。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“敢為天下先”的改革精神,為江蘇省推進超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。對于此次超大與江蘇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的深化合作交流,省農委朱新華副主任表示期待和肯定。他強調,江蘇省各級農業部門將努力配合,全面創新“制度供給、服務供給、要素供給”,全面提供政策、技術、組織等各方面的支持,積極發揮當地農業優勢,加快推進“超大模式”在江蘇的全面落地。
會談中郭浩主席對江蘇省豐富的農業資源感到欣喜,他表示將盡快響應江蘇省農委及泗洪、泗陽、沭陽、響水、濱海等12個重點幫扶縣(區)農業局的邀請,深入調研,積極探索,努力走出具有江蘇特色的超大模式引領下的產業振興道路。雙方還就如何建立長效對接工作機制,制定項目快速推進方案等內容展開熱烈討論。
與會代表紛紛表示,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指引,有江蘇廣大干部的為民情懷,有江蘇人民的創造精神,有互信共贏的合作基礎,有政策供給的有力保障,有農民兄弟的熱切期盼,有旺盛的市場需求,有回應各方期待的產業模式,我們一定可以共同書寫新時代江蘇農業發展的精彩篇章,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示范引領。